国内外家政服务研究现状及评述
20
管理论坛
山东纺织经济2015年第6期(总第220期)
20
张路,张文静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
摘要:家政服务业在我国就其发展阶段来看属于朝阳产业。综观目前国内有关家政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家政服务业
经营的现状问题分析、家政服务业的法律制度、家政服务员的素质培训以及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总结等方面。这些
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经营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建议,但却缺少了对我国家政服务商业模式、家政企业经
营管理模式的研究。在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值得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家政服务;研究现状;评述
中图分类号:TS976.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5.06.007
一、引言
随着家政服务业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特别是近
几年来在国家组织实施的“家政服务工程”和《关
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颁布实施,
家政服务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该领域的
研究也越来越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国外学术界对
“家政服务”的定位是:家政服务是以家庭为服务
对象,以家庭各种事务作为服务内容。国内由于传
统观念的影响,“家政服务”的概念曾一度与“保
姆、佣人”混淆。现今,这种狭隘的认知已有所改
变,家政服务已经基本形成了广泛认可的概念,即:
家政服务是将部分家庭事务社会化、职业化,由社
会专业机构、社区机构、非盈利组织、家政服务公
司和专业家政服务员来承担、提供的一种服务产品。
本文对国内外家政服务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
并发现了国内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对后续研究有
一定的便利作用。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早期关于家政的研究很丰富,侧重点在于
家政的定义和定位、家政学科的教育、市场规范化
和标准化以及服务内容的优化等方面。例如,Rose
E.以家政服务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情感认
知等因素来分析家政服务业的复杂性,并得出了家
政服务业有“高认知度”和“低认知度”的区别,
以此来帮助家政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产品(1975);
.认为家政教育应从初中高中就开始,
并提倡学生们将家政作为未来职业的选择方向之一,
强调学以致用(1983);.;
Lee两人论述了无线电服务是如何帮助完善家政服务
的,并且它开始改变了家政服务的发展方向、加快
了家政新内容的出现(1998-1999);从
创建家政服务中心和家政服务的供求途径角度提出
了规范化家政服务业的建议(2002)。
国外近期关于家政的研究则更倾向于家政的
新义、智能家政的开发、家政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未
来家政的发展等方面。例如和Mee
两位学者共同撰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卓越
家政服务业(2007),并展示了从“家”到“家政”
的演变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K.描述了美国的妇女们然后选修大学的家政课程,
以帮助她们更好地管理家务和顺服丈夫,并有效减
少离婚率,而这些家政课程,都是切合现代生活的
内容,她们能够立即受用(2007);,Mary
以撒玛利亚人的家政服务为对象,研究
得出家政服务最重要的六种活动(2007)。
三、国内研究现状
作者简介:张路(1990—),男,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
张文静(1989—),女,山东烟台人,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专业。
21
2015年第6期(总第220期)
山东纺织经济管理论坛
21
图1“家政”文献年度分布图
国内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本文在中国学术期
刊网络出版总库内,以“家政”为关键词,以“2009
年—2013年”为时间段,共检索出987篇相关文献。
其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检索日期2014年3月6日)。
在剔除“学科教育”“法律体系”“服务定价”“保
险设计”等相关性低的分支后,最终获得150篇高
相关性的文献,并通过进一步细分,结果如表1所示:
分类
现状
问题
对策
发展
模式
思路
海外
经验
借鉴
家政
企业
管理
政策
法规
解析
服务
员素
质
商业
模式
数量
比例31.3%30.7.6%6%4.7%0.7%
合计150(篇)
表1文献的研究层面分布
基于前述结果,笔者将根据表1的分类对所得
文献进行归类、分析。
(一)在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
对策措施方面
进一步分析后得知,在研究“家政市场的现状、
问题和对策”文献中,基本上都是围绕某一地区而
展开的研究,且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城市,虽然具有
很强的针对性但缺乏普遍性。如表2所示:
第一作者研究地区第一作者研究地区第一作者研究地区
贾子倩天津赵路国杭州李爱萍山西
左玲天津林雅琼福建秦杰云南
王瑞杰上海郝晨欣沧州段卓宏郫县
陈群民上海黄利文南京何培香长沙
宋如萱江苏孙士柱唐山杨秀玉石家庄
郭剑平江苏黄晓丽齐市谭凡衡阳
李晓慧威海吴晓娟温州尹航河南
谢婉娥威海赵树海北京杨辉株洲
刘萍萍武汉崔雪松沈阳薛书敏聊城
胡婷婷武汉朱国亮甘肃吴莹长春
表2部分文献指定的研究地区
在“家政服务现状与问题”层面,尹航、夏凡
两位学者描述了家政服务业的行业特征:与家庭政
务有关,服务内容在向外延伸,需求多元化和服务
对象多样化、劳动密集型(2011)。李艳梅从法律的角
度分析了我国家政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即:社会不
够重视;服务员缺口较大而且技能不高,雇主需求
在不断提高;服务合同缺失或者不规范;雇主和家
政服务员之间难以和平相处;雇佣双方的合法权益
很难保障;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险很难落实;争议
处理机制不健全,纠纷责任不明确(2008)。杨辉认为,
家政服务员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1)城镇下岗女
工;(2)因家贫而辍学的未成年人;(3)农村妇女。
并创新性地提出要“培训男保姆”的新思路(2010)。
杨秀玉、王立荣、郭燕颖、张宝环和苏旭认为,造
成雇主与家政服务员之间矛盾纠纷不断的原因之一,
是缺乏对家政服务员的健康安全及身份核查(2010)。
贾子倩和马艳华认为,一方面“侍候人”、“低人
一等”等旧观念打击了人们从事家政服务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黑中介、管理不规范的小家政公司也让雇
主失去了对市场的信任,从而严重影响了家政服务
业的健康发展(2008)。
在“家政服务对策与建议”层面,张珠银提出
组建大型服务集团、形成家政服务业连锁经营,是
改善我国家政服务业的途径之一(2009)。郭姝姝和
熊英强调加强家政市场的规范化建设要从“家政服
务员”、“家政公司”和“家政服务内容”三方面
同时进行,具体包括:技能培训、观念更新、权益
保障;准入门槛、信用机制、规范收费、网络化管
理;拓宽业务、创新服务等(2005)。叶智校、彭缔、
李玉娟、东升和高长江等人分别从家政与社区共建
(2003)、电子商务(2006)、信息化建设(2012)、家政
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等角度提出了家政服务业的
发展思路(2012)。胡祖才、薛元、刘宇南认为应重
点培育和加快发展社会性服务产业,并作为新的经
济增长点(2009)。杨瑚、张亮晶、张晓兵、张怀林
运用SWOT 分析工具从营销策略角度研究了中国家
政服务业的品牌建设(2010)。张伟从社会性别主流
化的角度,认为家政工在社会与法律保护上应得到
22
管理论坛
山东纺织经济2015 年第 6 期(总第 220 期)
22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